關於十傑選拔
十大傑出青年(TenOutstandingYoungPersons)的選拔,源於1930-1931年美國加州一個地方雜誌社,每月出版的雜誌封面中甄選出當時最具影響力的人物為封面人物。由於該雜誌報導封面人物深入,對當時美國社會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並在1935-1937年間深受全美各階層的重視與肯定。有鑑於此,當時的美國青商會便於1938年開始依據該雜誌甄選封面人物的方式舉辦深具影響力的《十大傑出青年》選拔活動,迄今依然每年舉辦,影響力深入美國。
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http://www.taiwanjc.org.tw/)於1963年適逢成立第十年,當年度總會長程志新先生計畫舉辦一項全國性的活動,擴大慶祝青商會週年慶。剛好在前一年,國際青商會世界總會在香港舉行的世界大會中,通過決議案要各會員國仿傚美國青商會的經驗,各自在所屬國內推動「十大傑出青年」選拔的活動,於是十傑選拔的雛型於焉產生。
檢視我國在50年代的環境與現在截然不同的,當時由大陸來台的資深前輩很多,年輕人出頭不易,因此世界總會的這項決議,最為我國需要,於是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第十一屆的會務人員們便開始蒐集資料,配合國情訂定工作計劃、選拔辦法,第一項專屬青年人的獎項--「中華民國第一屆十大傑出青年選拔」活動即順利地展開。在50年代舉辦這樣的活動,是非常大膽的嘗試,其中所遭遇的挫折與阻撓,不是我們在數十年後的今天所能夠想像的。由於青商籌辦此項活動的目的單純,是要發掘出真正傑出的青年,用他們刻苦奮鬥的成長過程透過媒體發佈,成為年輕人學習的對象,讓社會對年青人的能力與表現更增信心和信任,培養其能力,使青年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進而促進社會的新陳代謝,加速進步。在本會純正的目標及堅持與無私的信念,獲得政府單位與社會各界的支持,進而開創十傑選拔的璀璨歷史。
★十大傑出青年選拔歷時進一甲子年而不墜,成功因素為以下三項要點:
第一:籌備工作的周延:
每一屆籌備委員會的工作同仁秉持著「訓練自己,服務人群」宗旨,為「十傑選拔活動」無私、無我,全心投入與奉獻,因此每一屆承辦人員都會參考歷屆的檔案記錄,從中汲取經驗,向前輩請益工作,去蕪存菁再求創新與突破,所以能持續不斷,一年比一年進步。
第二:評審的嚴謹:
評審委員不畏人情關說,秉持公平、公正、不卑不亢的原則進行初審、複審及決審三階段評審工作,獲得社會各階層及專業領域的肯定與認同,盡可能做到零瑕疵的選拔,拔擢出青年皆為一時之選,迄今少見負面評價,更非時下一般公益選拔活動所能比擬。
第三:歷屆十傑自我肯定的卓越表現:
十傑當選人肩負維護十傑榮譽之重責,珍視社會的期許,體認「十大傑出青年」頭銜所帶給他們的責任及重擔!因此十傑當選人現今的成就都比當選前更具影響力!每一位當選人在工作崗位上,無不兢兢業業,努力不懈,始終如一。
由於十大傑出青年選拔工作每屆聘請的評審委員,均為各專業領域之翹楚及德高望重、士林共欽之社會名流,因此,社會各界對於本會歷屆選出之傑出青年,都給予崇高的評價。舉凡來自於教育、司法、文史、電工、航海、音樂、地質、農漁、電機工程,與政治或產業等各界之傑出人才,經過嚴謹的審查後,分別能在科技及技術研究發展、基層勞教、企業、創業及經濟發展、醫學研究、社會服務、體育技藝、文化及藝術、公共行政、農漁環保、兒童、性別及人權關懷等各種領域類別中脫穎而出,當選為社會傑出青年。
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帶領全國150個分會,與壹萬餘位18-40歲的青商會員共同為凝聚社會正向能量而努力,每年在全國各城市隆重舉行的「十大傑出青年頒獎典禮」,頒贈當屆當選之傑出青年「金手獎」座,藉由系列活動-十傑下鄉經驗分享,深具社會教育化功能,透過網路、新聞、廣播、電視及媒體記者人士協助傳播與詳實報導,向全國民眾積極宣導青年積極奮發的成功經驗,對於提升社會風氣有其深遠之影響!
選拔籌備工作人員歷年來之無私忘我與對社會的犧牲奉獻精神,更是不斷傳為美談,堪稱所有青商會員們學習之典範。希望藉由各位青商夥伴的雙手,再創社會經濟繁榮,祥和安樂之目標,為國家的整體發展付出貢獻!
青年雙手.人類希望
文字來源:《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http://www.taiwanjc.org.tw/)
News
[ 所有文章 ]-
《Cue十傑》第五季 ep.14 | ft.孫家閎
太極世界冠軍、光武者太極工作室創辦人:孫家閎,他打的太極不只是在運動,而是一種藝術!從對拳腳功夫的嚮往,到練就非凡身手,用「太極」名揚國際,如今更是太極運動的推手,帶你認識這位「太極男神」~
-
《職人Show自己》第五季 ep.14 | ft.何一先
台灣野鳥學會前總幹事:何一先,將自身多年對鳥類的觀察,與大眾的「公民科學」結合。帶著我們如何從單純的「賞鳥」,升級為具備科學貢獻的「公民科學家」!
-
職人Show自己》第五季 ep.13 | ft.孫士姍 銀色大門
銀色大門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孫士姍,開發了數位化老人送餐平台,將送餐大使能更精準、快速地服務長輩,搭配「關懷日誌」讓長照服務更即時、更有溫度!
-
《職人Show自己》第五季 ep.12 | ft.巫佳容 年年有鰆
年年有鰆負責人:巫佳容,自稱澎湖「新住民」~發現澎湖雖有豐富的海鮮文化,卻缺乏海洋教育,設計了獨特的食魚教育體驗:從敲魚乾、牽罟等傳統漁法,到利用被丟棄的雜魚製作魚標本。
-
《職人Show自己》第五季 ep.11 | ft.潘瑋杰
身障棒球推動者:潘瑋杰,用行動給出了肯定的答案。他創辦了身障棒壘球協會,持續舉辦多元的「出口盃」,他的目標是打造一個「身心障礙者大聯盟」,讓所有障別的朋友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棒球舞台。
-
《職人Show自己》第五季 ep.10 | ft.林育君 袋代社計
袋代社計創辦人: 林育君,透過回收家中的舊衣、工業廢布或是皮革邊角料,藉由設計讓廢棄品重獲新生,華麗轉身為潮流又兼顧時尚的包包、提袋。
-
《職人Show自己》第五季 ep.9 | ft.劉雅鳳
任教於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的:劉雅鳳老師,透過「DFC」、「設計思考」,引導學生發現他人需求,用行動解決問題,讓教育與社會的連結,使學生在行動中學習素養與公民責任。
-
《職人Show自己》第五季 ep.8 | ft.林雅婷
來自唭哩岸工作室的:林雅婷,目前在北投社區大學擔任講師。開辦「跟唭投郎趣旅行」課程,進行地方創生與在地慶典的親訪交流與體驗,期許大家能給自己一點「放下手機」的時間,豐富自身~
-
《職人Show自己》第五季 ep.7 | ft.黃暐程 奉茶行動
奉茶行動、原點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黃暐程,「奉茶行動」結合數位科技與公眾的力量,讓愛地球的你,可以快速找到身邊的奉茶站,自備水壺裝水,減少塑膠瓶的浪費!
-
職人Show自己》第五季 ep.6 | ft.宋沅臻
行動柴棺龜召集人:宋沅臻,棄成長或超越成長在臺灣仍是相當新的概念,帶領民眾反思政府各部門提出的經濟成長思維及政策,並將解方帶回淨零路徑的調整,使綠色轉型更具生態與社會正義。